《鄉村地理》 | 加油之旅 · 張锳的時代之問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4-10-18 11:53:06
1840年,一名官員接到了前往黔地興義府(府治今安龍縣)擢升的喜訊也無法抹平他眉宇間的愁容,因為這一年鴉片戰爭爆發,列強用火炮轟開了清政府封閉已久的大門,自此山河蒙塵、國民蒙難。
這名官員名叫張锳,與當時許多憂國憂民的士大夫一樣,張锳也在思索救國之路。
興義府試院 姜春艷/攝
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的情況
歷史的指針撥回到1840年。這一年鴉片戰爭爆發,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大清帝國戰敗,自此中國從“落日輝煌”陷入漫漫黑夜,一步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上了衰敗沉淪之路。
1840年,英國區區幾十艘戰艦、幾千人,打敗了人數眾多的清朝軍隊,中國在以現代工業為后盾的世界列強面前羸弱不堪。鴉片戰爭間歇,大沽談判,欽差琦善登上英國軍艦,對中英軍備力量的強弱,有了直接認識,發出了中國是否有能力抵抗的疑問。歷史記載:虎門之戰,清軍250人陣亡,受傷和被俘達千余人,英軍僅有5人受輕傷,可謂不損失一兵一卒。
原本鴉片走私貿易已使得上百萬的中國人吸食成癮,危害健康甚至死亡,大量的財富流失。鴉片戰爭后歐美開始大量傾銷各種商品,使得國力每況愈下。
1850年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為《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寫的一篇時評中講到第一次鴉片戰爭后的中國:“成千上萬的英美船只開往中國;這個國家很快就為英國和美國用機器生產的廉價工業品所充斥。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中國工業經不住機器的競爭……”中國急速被世界潮流甩在身后。
1854年,張锳在招堤畔金星山上建“省耕亭”,其上有一副楹聯:“攜酒一壺,到此間暢談風月;極目千里,問幾輩能挽河山”。此后,張之洞在武漢提楹聯回應此問:“昔賢整頓乾坤,締造先從江漢起;他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米歐遙?!?胡云江/攝
貴州深受鴉片戰爭之苦
在當時,即便處在深山中的貴州,也沒有逃脫鴉片戰爭帶來的影響。
道光初年(1821年后),貴州剛開始出現鴉片時,清政府也曾指示貴州當局“于關津要隘嚴密盤查”,以截斷鴉片來源。巡撫賀長齡更曾頒布《禁種罌粟嚴吸食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禁種罌粟、嚴拿煙犯、限期戒煙、查封煙館、勸民栽桑種棉等。但這一切都隨著鴉片戰爭的失敗而化為烏有。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鴉片進口合法化,貴州的鴉片種植面積急劇擴大,甚至成為主要產區之一。貴州學政翁同龢在《通籌財用大源敬陳管見疏》中曾稱:貴州不少田主、農戶“連畦接畛,種植罌粟花,借以漁利”。開州知州陳惟彥在《宦游偶記》中也提及民眾種植鴉片,“視同禾稼,連阡越陌,手胼足胝,微利所趨,群相況取”。據《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記載,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貴州年產鴉片已達4萬余擔,而到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產量猛增至4.8萬擔,成為全國第三大產鴉片之省。
鴉片對貴州人民造成了深重的傷害。貴州提督學政嚴修曾回憶道:“貴陽居民服食鴉片者,占十之八九”“傳染吸食悉為病夫,形骸瘠弱似枯麻”。除此之外,列強也不斷向貴州傾銷商品,搶購掠奪特產和資源。1851年,洋紗開始輸入貴州境內,先在興義一帶,接著擴大到全境。19世紀70至90年代,貴州已成為英、美、法、日等國棉紡織品的主要銷售市場,對貴州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安龍招堤五星亭 姜春艷/攝
以憂國之心效力教育
雖然在偏遠的黔地任職,但張锳也同其他有志之士一樣憂心于國家的未來。在他主持修繕的半山亭有這樣一副楹聯,推測是張锳所留:“攜酒一壺到此間暢談風月,極目千里問幾輩能挽河山?!边@頗具力量的時代之問顯然充滿了憂思。張锳沒有“開眼看世界”的機遇與條件,他選擇竭盡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為渴望學習的年輕一代鋪平道路。教育,成為他花費最多心血的領域。
咸豐二年(1852年),張锳作《植桂軒記》,表達自己的志向:“愿郡士連翩掇高第,居清要,為棟梁材,異日經濟事業更越景叔、文正而上之?!?/p>
這篇文章有一個由來,張锳在重修興義府試院后,在院中種了六株桂花,十年間光長葉子不開花。直到興義府出了2名進士,以及有4名在興義府中學習的學子亦考中進士(清朝考生需到戶籍原籍所在地考試),這六株桂花竟然開了。張锳十分遺憾地說,早知道就多種些了。
張锳生平展館 姜春艷/攝
《植桂軒記》中面對客人對于自己種植桂樹在軒中,是否有意效仿宋代王景叔在庭中種植槐樹,后世子孫為高官的典故,張锳作出了如下的回答:“夫景叔植槐,卜子孫貴;余植桂,卜群士貴??な?,吾子民也??な抠F,猶吾子孫貴也。卜貴,何必定私吾子孫?愿斯桂也,早芳而多畫,異日郡士科名之盛,有如此桂,是吾愿也?!贝笠鉃椋何曳N桂花所求的是百姓們能多多折桂,但愿桂花能多開,日后學子們能如桂花般繁盛。
張锳以實際行動證明了《植桂軒記》中所寫。興辦義學,讓貧苦學生們能免費讀書,請名師前來興義府教學,帶頭捐學田解決老師的工資和學生的試卷費用,重建并擴修府試院,學生不必長途跋涉去外地考試……梳理史料可以看到,在張锳任職之前,興義府的教育十分貧乏,從康熙年間有記錄以來興義府從未出過進士、舉人。在他的大興教育下,十幾年間,考取舉人20余名,貢生8名,進士2名在他的影響下興義府人才輩出,一直延續到了民國,也才有了那句“一部貴州民國史,半部興義人?!?/p>
來源 | 《鄉村地理》雜志
文 | 孫晉楠
新媒體編輯 | 徐婕妤
二審 | 謝予謙
三審 | 趙 林